Applications

中国光纤市场2010年印象(一):过剩在所难免 萧条绝难出现

WwW.OpenVoip.CN   2010-6-17 14:33:52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周桂军

投资扩产,信心满满。这是FTTH整体产业链条,特别是光纤光缆企业们的普遍心态。

在10日举行的“2010中国FTTH发展高峰论坛”上,这种现象再次得到了普遍的印证,长飞、亨通、长光莫不如此。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信心,似乎2005年的产业衰退没有发生过。你增加20%,我增加30%,市场的容量到底有多大,事情真像预期的如此乐观吗?

带着这些问题,C114中国通信网与“光纤之父”赵梓森进行了对话,也与长飞、亨通等产业链巨头进行了沟通,以期还原一个真实存在的光纤接入网市场。在他们看来,产业相对过剩的现象肯定会出现,但绝不会出现05/06年的产业大萧条,因为产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技术、业务、成本、政府四重驱动的时代。

光纤厂商扩产忙 看好三网融合大背景

对于FTTH市场的预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曾提过,三网融合将带动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未来三年三网融合会投资消费6880亿元,包括电信网的宽带升级,广播电视网的双向改造,三网融合未来3年带来的投资将超过3G。

亨通光电总工王英明透露,将投资2.5亿元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新建特种光纤、特种光缆和特种电缆的研发生产基地,同时将预制棒从原来的100砘产能提升至200吨。

亨通光电的光纤光缆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比例大约为15%,占全球光纤光缆市场总用量18000万纤芯公里的6%。亨通光电目前已经拥有1500万千芯的拉丝能力,并且自主开发光棒、光纤、光缆生产的成套设备。

全球头号光纤设备制造商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穆在接受C114中国通信网采访时表示,长飞在销售额上已经超过康宁,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线缆企业。去年,长飞实现销售光纤长度3700万公里,销售额近70亿元,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均为世界第一。

在谈到如何保持头把交椅时,张穆说首先是合理的扩大产能,通过规模效应继续降低成本;第二是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加强在光纤预制棒以及预制棒材料方面的投入;第三,开始谋划进入以第三世界为主的新兴国际市场。

除了光纤光缆企业之外,一些从事光纤网络部署的相关企业,包括江苏宇特光电总经理吕根良在接受采访时则指出,公司开发的冷接续产品也将大幅度扩大产能,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产业建设热情。从事塑料光纤生产的金三角塑料光纤公司总经理方胜则表示,公司正在对塑料光纤的前景进行深入评估,并将大规模进入该领域。

相对过剩在所难免 产业萧条不会出现

有中国“光纤之父”之称的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与上次引发产业大萧条的盲目扩产不同,这次主流厂商对于市场预期都做出了理性的判断。而更为关键的是,市场的需求是持续增长的,有足够的空间来吸收新增产能。”

“首先是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广阔的农村对于光纤光缆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再者就是新兴的国际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和产品性能都很敏感,这是中国光纤光缆企业的优势所在。”赵梓森如此表示。他表示非常乐意看到中国企业能够走出去。

长飞副总经理张穆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农村市场将成为长飞的下一个增长点。“产能的过剩在某个特定的阶段可能会存在,但这对于长飞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光纤产业非常强调规模效应,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某些中小型企业主动退出市场,造成产业集中度继续上升,达到一个新的市场平衡。这也将在一定层面上,提升我国光纤光缆企业整体竞争力。”他以日韩市场为例进行了说明,在这两个FTTx的先行市场上,供应商的名单不会超过5家。

王英明则表示,除了传统的通信网络之外,广电网的现网改造与新网建设,以及智能电网都对光纤光缆产能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物联网的出现以及应用,也给产能找到了很好的出路。“海外市场的启动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海外发发展中国家运营商比较重视无线网建设,对于固网宽带光纤接入并不是很热心。”

在访谈中,所有人都提到了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如何打造一个“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运营商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他们的策略和选择对于光纤光缆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赵梓森如此指出。“运营商的集中采购和反向竞标的确是大幅度压低了网络建设成本,保证了网络部署的规模性经济,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设备厂商的积极性。”

有设备商人士呼吁,希望运营商在进行集采时,能够规划一个合理、理性的模型,价格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能成为唯一。与光纤光缆产品相比,运营商在进行无线接入网设备采购时,商务标、技术标和综合能力标都占有一定比例。“产能过剩导致优胜劣汰,进而导致市场集中,这将会增强设备厂商的议价能力,进而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这就是市场经济。”

Success Stories

Select a product

Feedback